幼蛙培育技术要点:幼蛙池保持水深0.3~0.5米,水面设置3~5个饲料台和休息台。刚变态的稚蛙放养密度为200~300只/㎡,50克以下的幼蛙放养密度为100~200只/㎡。同池幼蛙在饲养一段时间后应按幼蛙的口径相适应。刚变态的幼蛙投喂粒径为2.0毫米的稚蛙料,个体20~30克时投喂粒径3.0毫米的幼蛙料,个体30~50克时投喂粒径3.5毫米的成蛙料。日投喂量为蛙体总重的5%左右,上下午各投喂一次。要定期家换水,保持水质新鲜。我场从建场以来经过几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,在针对蝌蚪及幼蛙的疾病预防,控制等取得了重大突破,基本杜绝因为疾病而导致的重大损失。解决了“蛙卵孵化---蝌蚪培育---幼蛙开口训食”等养殖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难题,对养殖中出现的疾病,如:出血病,腐皮病,红腿病,腹水病,特别是变态期的幼蛙大量死亡,以及无名症状死亡等疑难病症,制定出一套完善的预防和治愈方案,大大减小养殖户的损失,提高成活率。黑斑蛙体分头、躯干和四肢三部分,成体无尾,体长约8厘米、头扁而宽,略呈三角形,眼圆而突出,两眼后方各有一明显的圆形鼓膜,鼻孔小,口宽阔,吻部尖,舌扁平分叉,并能翻出。皮肤较光滑,有一对背侧褶及短肤褶,躯体短而阔,背部黄绿、深绿或带灰棕色斑,腹面白色。前肢较粗短,有四趾,无躞,后肢肌肉发达,有五趾,趾间有躞。雄蛙口角两旁有一对外声囊,前肢第1脂内侧有婚垫,生殖季节更为明显。